中国广告产品网 - 广告产品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广告公司 | 广告管理 | 行业资讯 | 打假动态 | 广告媒体 | 明星代言 | 品牌故事 | 商标案例 | 终端渠道 | 护法宝典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皮肤美容 > 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从唐朝就开始打广告,产地被称为茅台的老家
L.biz | 商业搜索

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从唐朝就开始打广告,产地被称为茅台的老家

信息来源:chinaaoo.com   时间: 2020-07-15  浏览次数:16

虽然近来年我国白酒产销量逐年下降,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18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白酒产量仍然达到了871.2万千升,以500毫升约等于1斤酒来计算,也就是去年生产了174亿斤酒,什么概念呢?如果平摊到全国人的头上,相当于每人12.5斤,至少小编本人是没有完成过这个任务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还只是统计局登记在册的1444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,不包括民间的很多酿酒作坊,足以见白酒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地位。另外一个数字显示2018年的白酒销售规模达到5363亿,如此庞大的一个市场,自然也成了竞争最激烈的商业战场,尤其在高端白酒细分领域,以茅台、五粮液、洋河、泸州老窖等为代表的名酒从未停止过彼此间的较量。

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从唐朝就开始打广告,产地被称为茅台的老家

以销售规模而论,“茅五洋”作为前三强领先优势明显,根据公开的数据,2018年茅台白酒销售规模达到750亿,五粮液突破了400亿,洋河斩获了241亿,也是仅有的三家销售额在200亿以上的白酒品牌。不过在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中,有一个名字是不可不提的,它虽然2018年销售额刚突破110亿,但却是抹不去的时代印记。

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从唐朝就开始打广告

中国白酒的酿造历史悠久,但真正说到工业化发展,却是从1949年以后才开始的。大家都知道中国白酒的四大香型,清香、浓香、酱香、凤香,茅台是酱香的典范,五粮液是浓香的龙头,西凤酒是凤香的代表,而清香作为引领中国白酒行业最长时代的一种酒类,汾酒无疑是清香型酒的集大成者。

算起来,汾酒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早在南北朝时期,汾酒就已经成为了北齐宫廷御酒,这在二十四史中有明确的记载,那时还没有汾酒这个名字,但杏花村酒已远近闻名,到了唐朝,山西汾阳杏花村已经成为了一个酒文化之都。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叫《清明》,其中的“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,虽然后世对于诗中的杏花村一直有争议,但它确实成了汾酒最早的广告词。

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从唐朝就开始打广告,产地被称为茅台的老家

汾酒还有一个让人敬畏的名字叫“汾老大”,而且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国的白酒中这也是唯一一个被冠以老大称呼的,即使现在有钱也难买到的茅台,也没有被叫过“茅老大”,想来老大这个称呼的文化和情怀也不是一日练就的。上个世纪60年代,汾酒厂建立了科研所,把质量提到了企业生命线的高度,后来汾酒建立起的“全面质量体系”成为了白酒行业企业的标杆,随后带来的是全国消费者的推崇,和市场的供不应求。

其实从解放前一直到90年代中期,汾酒一直都是处于龙头地位,1952年我国第一届名酒品评会上,汾酒就曾位居“四大名酒”之首,之后就一直成了名酒榜上的常客。后来80年代末随着中国白酒市场价格的放开,汾酒从1988年到1993年连续6年全国销售冠军。但从1994年后,以五粮液为首的川酒开始全国盛行,汾酒逐渐被拉开了距离,直到去年才进入百亿的阵营。

有人说汾酒和郎酒一样,在其它白酒品牌都在疯狂涨价的时候,不约而同的奉行了“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喝到汾酒”,所以汾酒一直保持亲民的市场价格,错失了高端白酒的黄金发展时期,直到现在汾酒的价格也只有数百元,与茅台、五粮液上千的价格仍有较大差距。但一个叫“酒说”的媒体的分析或许更能解释如今汾酒所处的市场境地。

它说白酒香型消费倾向一直都在变化,80年代之前粮食不像现在这么富余,清香型的纯正、质朴白酒是大众的选择,喝的就是那个酒的味道;进入90年代后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众转向喝更好的酒,价格成了品质的体现,而且浓香型酒类众多,选择丰富,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;而到了21世纪,人们要喝更稀缺的酒,于是年产量受限的酱香型酒开始掌握行业定价权。

中国最早“国酒”,从唐朝就开始打广告,产地被称为茅台的老家

杏花村汾酒公司

不过消费者需求的轮动是常态,或许某一天大众又回归本真、选择质朴呢。如今在山西的白酒市场,汾酒一直占据着超过50%的市场份额,从市场覆盖和规模上来看,今已沦为地方酒王,但曾被称为“中国十大商帮”之首的晋商,从来就不怕竞争。

产地被称为茅台的老家

有趣的是,汾酒和茅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香型代表,但历史上却有一段关于它们之间的传说。中国白酒行业曾有一个说法:“茅台老家在山西”,意思是说茅台酒的酿制工艺借鉴了汾酒的酿制方法,但相隔几千里的山西和贵州之间是怎么产生关联的呢。

根据百度百科上的资料,在明清时期,山西的盐商生意遍布全国,在那个时代交通不便,水路运输是最主要的方式,而茅台镇正位于赤水河畔,所以那里成了晋商的聚集点之一,由于汾酒不可能随身带,所以就干脆在当地按照汾酒的酿制工艺就地取材酿酒,都说水是白酒的血液,粮食造就的酒曲是白酒的灵魂,于是赤水河的甘泉加上茅台镇的玉米大麦,产生出了别具风味的口感,之后汾酒的酿造工艺与当地的酿酒方法相互融合,经过演化成救了酱香典范茅台酒。

虽然这只是一种说法,但古代茅台镇确实是一个商帮走南闯北的河运点之一,南来北往的人多了,互相交流一下白酒的酿造也是很自然的,或许汾酒也博采了众家之长。即使现在,白酒企业之间也经常互相走访,交流经验,同行业企业之间有竟也有合,才能共同维护好中国白酒这个传统产业。

而对于汾酒而言,2018年提前完成了既定的百亿目标,2019年将有更大的期待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广告产品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