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广告产品网 - 广告产品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广告公司 | 广告管理 | 行业资讯 | 打假动态 | 广告媒体 | 明星代言 | 品牌故事 | 商标案例 | 终端渠道 | 护法宝典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皮肤美容 > 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7.biz | 商业搜索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信息来源:chinaaoo.com   时间: 2023-01-02  浏览次数:17

这种小广告在内地叫“城市牛皮癣”,但在香港的摄影界,它是艺术。这位渠王用了半个世纪,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了7000遍,遍布大街小巷,在时间加持之下,他就成了香港人眼里的神秘涂鸦艺术家。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2008年,香港摄影界还举办过一次“寻找渠王”的活动,号召香港职业和业余的摄影爱好者,为他的涂鸦作品留影。

2009年,TVB还为渠王做了一个专题节目,但因为当时不知道“渠王”的真实身份,所以只能隔空致敬。

久而久之,渠王的涂鸦小广告不仅成了香港人的集体回忆,而渠王本人更是成了世界涂鸦艺术家眼里的隐世高人。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曾经有个艺术组织HKWalls,网罗了世界各地的涂鸦专家,因为非常欣赏渠王的作品,于是还专门将它的设计放到了叮叮车上。

如今的年轻人,都视打卡渠王涂鸦为一种fashion!虽然他的电话号码布满香港大街小巷,但他的身份一直很神秘,直到前几年,这位街头艺术家终于正面接受了采访。而他,还就是一位真真正正的通渠佬。

那些艺术品,在他眼里就是广告,他并不在乎涂鸦是否被遮盖、被欣赏,他只在乎有没有人打电话找他通渠。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渠王真名叫严照棠 ,有70多岁了,十几岁来香港,刚来时在饼店烧油渣,后来在建筑工地工作。

他在建筑工地先是装水管,然后装煤气管,再后来是装石油气喉管,总之就是装各种管。当时建筑工人特别多,可以说僧多粥少,赚得也不太多。

有一天,严照棠坐在工地上发呆,看着香港高楼大厦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管道,突然灵机一动:这么多管道,总会有坏的,或者堵住的,不如我去通下水道吧!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说干就干,他马上去印了一堆小卡片,上面写着通渠和他的电话号码。然后他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发小卡片,但是前脚发完,后脚就被人扔了。

于是他所思右想换了个“狠招”,把小广告印成贴纸,往人家信箱上贴,几万张几万张的贴,连工业大厦的电梯都不放过。

没想到这招真的有效!当时有一些客人就是看到了升降梯里的电话号码,然后来找他通渠。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为了节约成本,他干脆改成了用油漆写,疯狂地写,仿佛要把这个号码印在全香港人的脑海里。写在巴士站,这样等车的人能看到;写在地铁口,这样坐地铁的人能看到;写在管道旁,这样检查管道的人能看到。

为了让大家印象深刻,他还自封“渠王”。就这样他通了50年渠,也写了7000多遍电话号码,还收过4、5张罚单。7000多个小广告中,渠王自己最爱旺角登打道的那个,因为画的时候没有警察赶,所以比别的作品更细致。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就凭这手通渠的手艺,他养活了四个孩子,还供他们去国外读书。如今四个孩子不是美国就是在澳洲,还有一个女儿留在香港读设计。

虽然渠王是名满香港的街头艺术家,无数媒体想请他出山做设计,还常常邀他参加一些艺术讲座。但他压根看不上设计的行业,还常说女儿“读设计怎么能赚钱”?

渠王不怕苦、不怕累,就怕“手停口停”,一辈子都在想着如何赚钱,70多岁还在开工,从没想过何时退休。

渠王涂鸦小广告在内地叫城市牛皮癣,在香港摄影界被视为艺术

因此这看似不起眼的通渠小广告,才会成为香港街头艺术,成为外国人眼里的香港标志。它不仅是涂鸦的简单重复,背后还藏着香港的时代变迁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广告产品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